三月11, 2016搬砂石上山〉() 劉克襄

書說新北搶先看_9827.jpg


在猴山岳海拔五百公尺的山腹間慢慢行走,除了寒蟬的叫聲,松鼠、五色鼠的聲音不斷傳自林冠。有時,靜寂的一點都沒聲響,只有自己的心跳,和喘氣聲迴盪森林,也是自己的另類對唱。自己從未如此靜心,放盡力氣般的,期待著森林的撫慰。

 

陽光、陰影紛紛調和著濃郁的森林氣息,彷彿打出一盤養生之氣,讓你緩慢地吸吮。我已許久未在北部森林徜徉,如今以志工之名勞動服務,回饋這個長年來去的山區,每一步都踩得很踏實,有著回到家園的喜悅。

 

中途再次經過一處熟稔的山谷,數百株山蘇花垂掛在蒼老的樹幹,那兒是整座山最幽森潮溼的翠綠森林。進入林家草厝前,最迷人的路段,當在此段路的林氣迷濛。陽光照進幽黯的空間,交織成璀璨的樹影。

 

然後豁然開朗,前有叉路。我一時興起,走到另一條山路探看水梯田。六月時才跟一群志工割過稻,二期稻又長高不少。二期稻是不收割的,只會任由森林和水田的動物棲息。我只是在觀望時想著,是不是要跟阿婆討論看看,能不能讓我們也發起種稻的運動,更加長時的守候這塊山林。

 

書說新北搶先看_3398.jpg


折返山路,繼續前行,再穿過菜畦和稻田,終於抵達茅草屋。缷下第四包沙袋後,我走到後頭的茶寮探看。林家阿婆和兒子正在忙著準備割稻飯,意欲款待熱心幫忙的志工。他們忙著製做茶油飯、茶油米粉、筍子湯和地瓜湯。用餐後的空檔,吳雲天希望我能致詞,跟參加的朋友講述一下過往林家草厝的故事。

 

大家沿著院埕的泥土就坐。我描述了,十五年來自己如何在此猴山岳山腳旅行,接觸林家的經過。同時把近年來在森林搭蓋草厝,學習農事,認識稻作和採摘茶葉的心得,跟大家分享。還有回顧每一回志工日發起的意義,包括分享這回搬運砂石的心得。

 

有不少人都是初來茶山,而且泰半以年輕人為主。他們充滿興奮和熱情,常兩人結伴,奮不顧身地挑運重達五十公斤的水泥。二人挑負上山其實相當吃力,他們毫無怨言,走在森林裡,只想達成挑運的任務。有的還扛負上山來回五六趟,真的很教人感動。

 

從去年十月起,在深坑炮子崙,我們發起一系列志工活動,這一回算是第七次。前幾次,我們一起努力,協助草厝的興建,接著完成稻作的收割。每次都是透過臉書的召集,一起完成跟自己利害毫無相關的公益事情。

 

猴山岳下,幾位茶農阿公安家的百年草厝,我們以此做為號名,每回都有許多人不計較工時,完全以志工精神,毫無保留的付出。大家一起體驗,這種接近古早時候的換工內涵。

 

餿油事件爆發後,社會景氣低迷,民間力量的美好信心頓時瓦解。能夠低調地從事志工活動,默默為自己的家園盡一份心力,那是相當美好快樂的行善。今天的砂石搬運,不只是在為林家草厝的阿公,獲取更好的生活環境,其實也在為台北盆地的郊野,爭取一塊綠色家園的永續維護。

 

每一包砂石的上山,都是一番心意,都隱隱在創造一絲美好的可能。

 

【作家小檔案-劉克襄】

4010264518523.jpg

劉克襄

綽號鳥人。詩人、自然觀察作家。台灣台中縣烏日鄉人,年輕時以鳥類生態為散文題材,嘗試開拓台灣自然寫作風氣。在多年的散文創作過程裡,不斷進行各種自然寫作文體和題材的試驗,大至地理文史的論述,小及昆蟲花草的研究,都曾潛心著墨。近年來創作主題則以生態旅遊,古道探查,以及野菜蔬果為主。

 

 

arrow
arrow

    鹿小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