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士林、彰化員林、二林、花蓮鳳林、雲林縣……,

台灣許多地方以林為名,

台語和姓氏的林同音,念做「Lim」;

樹林的林,念做「Na」。

樹林、樹林,顧名思義,是林木茂密、蓊鬱的所在。

鄭成功

鄭成功畫像/轉自維基百科

 

據史料記載,這一帶最早於明朝鄭成功來台始漸開發,

清朝乾隆年間有數名漢人合夥來海山地區

(現今板橋區、樹林區、新莊區、土城區、三峽區、鶯歌區)開墾。

 

日治時期1920年,

樹林區屬台北州海山郡鶯歌莊管轄。

 

戰後,1946年改制隸屬於台北縣海山區鶯歌鎮,

當時鎮公所設於樹林,

同年8月1日,

鶯歌鎮鎮北十四里分出,

另成樹林鎮。

 

位於鶯歌的鶯歌陶瓷博物館/陶博館臉書提供

 

1947年撤銷海山區,改由台北縣直轄,

1999年樹林鎮人口為15萬人,

改制為縣轄市樹林市,

2010年隨著台北縣改制為新北市,

更名為樹林區。

 

樹林地名由來有二說,

其一是本區早期開墾須大量鐵器、農具,

打鐵店林立於鎮前街一帶,

打鐵需鼓風爐煉製,

生民即以「風櫃店」稱呼。

 

清朝乾隆年間,

大漢溪氾濫成災,

先民墾戶為防土地流失,

於河岸高埠處,

廣植林木,

日久成蔭,

漸成樹林,

往來商旅便以「樹林」稱之。

 

另一說法,1750清朝乾隆年間,

大嵙崁溪(今大漢溪)洪水氾濫,水患漸退,林木漸生廣布,旅途中的商人在此休息,

見林木蒼鬱,便以樹林稱呼此地。

無論是人為種植,或是自然生成,總之往昔是林木蓊鬱的地方。

 

ChengLin Bridge on the Dahan River.JPG

大漢溪(大嵙崁溪)/轉自維基百科

 

只是這樣的景象,於今只能憑「想像」了。

 

就像台灣許許多多以林為名的地方,

早已只見樓房「林立」,

例如新竹九芎林,哪裡看得到幾株九芎的蹤影?

例如永和竹林巷,哪有幾叢、幾株竹子?

 

1960年代初期,我在樹林高中就讀時,

樹林鎮還是十分樸素無華而安靜的小鎮,

樹林中學周邊,還是一大片一大片田野。

 

舊樹林車站/聯合文學雜誌提供

 

我租住在鎮前街179號。

鎮前街是樹林最早開發的地方之一,

也是最長的一條街道,樹林火車站出口,

幾乎和縱貫線鐵道平行,樹林區公所、樹林區農會等行政機關,皆分佈於此。

 

那年代還很興盛的樹林酒廠,

主要生產紅露酒,

很有名聲,

也是在鎮前街上,距離我的租住處只有幾十號門牌。

 

樹林酒廠舊照/轉載自樹林酒廠臉書

 

從我的租住處樓上大廳,

可以俯看街道,

街道旁的鐵道,

無限延長;

 

鐵道再過去是遼闊田野,

銜接遠方山脈,

有不少樹木,我很喜歡站在樓上窗戶邊,

遠眺這一片彷如我家鄉的鄉村景緻。

 

假日,偶爾偕三、二同學,去山佳、鶯歌一帶的青翠山脈爬山。

從我租住處後門出去,連接一片果樹園,可以看到樹林高中正門。

 

樹林高中 /轉載自樹林高中網站

 

沿著學校圍牆邊通往一條圳溝小路步行十多分鐘,

有一處水源地,林木茂密、溪石纍纍,常有人在溪釣,怡然自得。

 

這是我最常流連、徜徉的祕密花園。

 

每天下午放學後,到傍晚時分暮色籠罩,

春夏季節至少還有二個小時左右,

即使秋冬時節,也還有一個多小時,

我經常獨自帶著文學書籍、札記本,前往水源地閱讀、賞景、冥想、醞釀詩篇。

 

估領街舊書報 (陳漢中攝)/聯合文學雜誌提供

 

有月光的晚上,甚至流連到踏月而歸。

 

中秋佳節、圓月之夜,我和左右鄰居年歲相近年少朋友,

也常相約來這裡賞月。

 

那是多麼純淨的自然風光,多麼純淨的文學心靈。是我三年樹

林時光,最懷念的地方。

 

------------------------

 

最近幾年,數次回母校演講,看到太大的變化。

樹林高中前門變側門,正門改在學校東邊昔日大操場那一面;

而大操場只剩一半,另一半蓋了大樓。

學校周邊矗立一排一排商家樓房,街道狹窄擁擠,田野景緻再也無法尋覓。

吳晟回母校樹林高中/聯合文學雜誌提供

數度去昔日的水源地探訪,只見高聳的水泥堤岸,阻隔河床,不可親近;

昔日那一大片水源地,只留下一小處公園,樹木稀疏,水泥建設佔據各處。

 

我有說不出的悲傷。半世紀以來,這就是台灣小鎮的繁榮發展呀!

 

 

吳晟

本名吳勝雄。

一九四四年出生,世居彰化縣溪州鄉。

一九七一年屏東農專畜牧科畢業,隨即返鄉擔任溪州國民中學生物科教師。

教職之餘為自耕農,親身從事農田工作,並致力詩和散文的寫作。

十六歲開始寫詩,至今始終不輟。

 

一九八○年曾以詩人身分應邀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計畫(University of Iowa Writers’ Workshop)。

二○○○年二月從溪州國中退休,專事耕讀。

十餘篇詩文收入教科書中,早已成為台灣最為人所知的詩人之一。

 

吳晟近年多次參加與自然資源保育相關的社會運動,

堪稱台灣作家身體力行,實踐關愛鄉土信念的典範。

 

作品有詩集《飄搖裡》、《吾鄉印象》、《向孩子說》、《吳晟詩選》;

散文集《農婦》、《店仔頭》、《無悔》、《不如相忘》、《一首詩一個故事》、《筆記濁水溪》;

與吳明益合編《溼地.石化.島嶼想像》等書。

 

arrow
arrow

    鹿小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