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夏天我因為家庭因素,從任教的花蓮東華大學搬回台北。

作者郝譽翔/聯合文學雜誌提供

 

我從小在北投長大,

老家就在北投火車站(後來改建成捷運站)旁,

但在我念研究所時,

改住在台大的學生宿舍,

我的母親於是就把北投的房子賣了,

搬去台中與我的三姐同住。

 

而當我拿到博士學位後,我又搬去花蓮,終於是離台北越來越遠了。

 

但沒想到1999年夏天發生九二一地震,

我母親在台中的房子成了半倒屋,

不好再住人,

她於是帶著僅有的一些家當,

跑來花蓮與我同住,

住了一年多,

終究還是不習慣東部的生活,

於是我們母女兩決定搬回台北。

 

但這一回,我們已經闊別了台北多年,

也沒有房子可以落腳,而面對這一座喧囂的大城市,

既是熟悉,卻又陌生,心底都是惶惶的,竟彷彿成了這座城市的異鄉人。

 

於是為了住處,我們開始尋尋覓覓的,

而原本熟悉的故鄉北投,

因為距離我後來的工作和生活圈都太過遙遠,

已不再列入考慮的範圍,

至於台北市中心的房子不僅租金貴,

又往往太過老舊,

一時之間也難以找到合適的所在。

 

就在傷透腦筋之際,

有一天,

我忽然接到母親電話,

興奮地告訴我有人介紹她位在新店的大鵬華城,

是眷村改建的,

才剛剛落成完工,

她去看了也覺得非常好,

要我趕緊過去下訂云云。

 

新店?

我一怔,

除了學生時代到碧潭去遠足郊遊,

或是烏來泡溫泉之外,

對於這個地方幾乎沒有任何概念,

總覺得那兒應該是遠到了天邊。

 

於是我半信半疑地,

依照母親給我的地址去了,

才發覺新店一點兒也不遠,

根本就是緊貼著台北基隆路和公館一帶,

而兩者之間只不過相隔一座高架橋而已。

新店陽光橋/聯合文學雜誌提供

 

而且我也像母親一樣,

在第一眼就愛上了大鵬華城的房子,

因為它緊鄰著一條河,

客廳陽台有整整一大片的落地玻璃窗,

眺望出去是無垠的天空,

以及河邊滿滿的綠意。

 

站在陽台上,

望著美麗的大自然河景,

我簡直忘了自己還置身在一座冰冷又擁擠的水泥叢林裡。

我和母親二話不說便租下了這間房子,

從此開始了我看河的日子。

 

從小生活在北投的我,

只知道淡水河,

在台大念大學加上研究所,

而在公館生活了長達十一年的我,

則是根本不知道這附近還有條河。

 

如今來到新店才恍然大悟,

原來台北的前世今生,

都與河脫離不了關係,

而這條就叫做新店溪。

新店溪/聯合文學雜誌提供

 

它一直蜿蜒流過了古亭、萬華,然後匯入淡水河,

繼續流去便是大稻埕,

接著一路就會來到我度過青少年時光的關渡和北投,然後在淡水出海。

 

而2001年的我,

人生恰好走到中年,三十而立,

命運的鬼使神差,讓我來到了此地,

看著眼前這條日日夜夜不停流淌的新店溪,

彷彿串連起人生記憶的點滴的珠鍊,

忽然有了言語難以形容的無限感慨。

 

我又回來台北了,

這一次,

我住在這座城市的邊緣,

所謂的新北市,

但其實和台北根本是共同的生活圈,

更像是居住生活而非工作賺錢的所在。

 

三十而立,所以我也將在立在這兒,開啟

我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吧。

arrow
arrow

    鹿小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